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課程

詳情請按此

經互聯網報名(按此

問:中文系任何時間也接受申請?並可在每年的任何時間入學?

答:按大學研究院規例,研究生課程全年接受申請,獲錄取的同學須要在指定入學期限內的每月1日或16日正式入學。一般為9月1日及1月1日。

問:如提交申請時尚未畢業,是否可以用學校發出的在讀證明代替畢業證書?

答:可以,但請在取得畢業證書後盡快將副本(certified true copies)逕寄本校研究院辦公室。

問:推薦信有特定格式嗎?可在哪裡下載及有否時間限制?

答:有(請在本校研究院網頁下載)。推薦信可以中文或英文填寫。研究院會按照申請人提供的資料,向推薦人發出相關電郵。推薦人需按照指示,於申請人遞交申請後兩個星期內把推薦信上載至有關的網上平台。詳情可向研究院查詢。

問:是否需要按照特定格式撰寫研究計畫?以中文還是英文撰寫個人陳述?有沒有字數限定?

答:研究計畫沒有特定的字數或格式要求。申請哲學博士課程時,請提供哲學碩士學位論文及研究計畫,讓本系收生委員藉此了解申請人在發掘問題、掌握材料、探索視角、構思研究方案等等各方面的能力,以評估申請人是否具備進行研究工作的潛質。如申請人曾發表研究成果,也請提供以便委員參閱。詳細的計畫書請以中文撰寫。個人陳述、論文及相關文件等資料應同時附上。撰寫個人陳述時可以中文或英文撰寫,字數以不超過一千字為限。

問:專業資格包括哪一類?是否包括普通話等級證書或獲獎證書?

答:專業資格證書包括申請人所獲得的專業資格證書,當中包括普通話等級證書, 但獲獎證書並不屬於專業資格。如申請人認為有關獲獎證書對你的申請有幫助(例如關於創作或獎學金),申請人也可提交有關證書的副本,讓我們的收生委員會作一個綜合考量。

問:申請本課程的成績平均績點(GPA)要求?

答:由於申請人所讀的科目不盡相同,國內學校計算成績平均績點的原則也不一樣,所以請申請人提供詳盡的成績單,以便本系參考。

問:本課程有沒有英語成績要求?

答:根據研究院的入學要求,如申請人畢業於非本地院校,而該院校並非以英語為教學語言,申請人須通過TOEFL或IELTS等英文專業能力測試,以證明其語言運用的程度。要求如下:

  •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 (IELTS) at 6.5; or
  •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(TOEFL) at 550 (PBT)/79(IBT)*

(* PBT: Paper-based Test; IBT: Internet-based Test)

問:申請結果於何時公佈?

答:須視情況而定,在學額不足夠的情況下,有關申請可能暫列後補名單,繼續處理。另有一點需要注意,本系每年的研究生學額都非常緊張,所以申請者的表現一定要非常出眾,否則不容易顯出自己的優勢。因此,建議申請人同時考慮報讀其他院校的研究生課程,以尋求多一些機會。本系另開設文學碩士課程(MA in Chinese Literature, Language & Culture),如有興趣,歡迎瀏覽本校研究院網頁查閱相關資訊。

問:修讀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課程是否有助學金(Studentship)?期間需要幫忙授課嗎?

答:一般情況下,修讀全時制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課程的研究生可獲助學金資助,但最終要視乎學院的安排。研究生須帶領導修課、擔任相關之教學及研究工作,至於要負責哪些課堂,及負責多少時數,則視乎安排而定。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24丘慧兒(Ph.D)通情達理──從引用《荀子》論丁茶山的朱子性理學
2024尤雅(Ph.D)王史·孤臣·隕日:〈離騷〉的人物塑像與中國早期歷史文化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23孔燕君(Ph.D)翁方綱詩學淵源研究
2023王輝(Ph.D)清中葉江南才媛圖像研究
2023羅進昌(Ph.D)從《孝經》學看 90 年代以來主導新國學發展的政治思想
2023黃品庭(Ph.D)城市記憶的空間與建構 ──2010 年代香港電視劇集研究
2023劉倚含(Ph.D)遺失的世界:明清女詩人的離亂書寫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22林立(M.PHIL)「蘇詞後繼」與「退蘇進辛」:論南宋、明清詞壇的蘇軾詞接受與詞學嬗變
2022Richard Sage(Ph.D)Late Northern Song Exegeses of the Daoist Classics. A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Zhuang Lie shi lun 莊列十論
2022邢小萱(Ph.D)清代閨秀詩文集序跋研究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21羅墨軒(M.PHIL)宋代祠祿制度與文學研究—以陸游(1125-1210)為中心的考察
2021徐鳳儀(Ph.D)西周金文所見「史」、「作冊」、「尹氏」及相關職名研究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20謝冰清(Ph.D)文道、理法與抒情:乾隆時期試帖詩典範的構建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19李日康(Ph.D)考律以求雅:萬樹《詞律》研究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18彭依伊(M.PHIL)「尋找蕭紅-作家多重形象跨文本研究」
2018劉陽河(M.PHIL)清代女性討詞的日常化特徵研究
2018龐琨(M.PHIL)西周金文所見「師某」名稱研究
2018何梓慶(Ph.D)明代唐宋派文學思想研究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17范旭艷(Ph.D)和會三教:劉沉與晚清儒學的轉變
2017林怡劭(Ph.D)明清之際「詞史」研究與「新詞史」專題
2017李泊汀(Ph.D)近代中國詩史觀研究 - 以「三元」﹑「三關」及「四元」為考察中心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16唐梓彬(Ph.D)王安石詩歌及其詩學研究:唐宋詩歌演變抉微
2016林偉龍(M.PHIL)道與氣:中國早期思想中的宇宙論試探
2016蘇軍堡(M.PHIL)魏晉南北朝撰文家訓之研究
2016吉靈娟(Ph.D)情慾之外-《牡丹亭」在清代思想文化史中的詮釋研究
2016李碧(Ph.D)清代觀劇詩研究
2016林傳濱(Ph.D)復古與現代- 王闓運文學思想
2016林嘉穎(Ph.D)兩宋家禮的延續與活化-從《書儀」﹑《文公家禮》及其後續研究
2016姚道生(Ph.D)《樂府補題》研究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15陳顥哲(Ph.D)《博學與考據:焦竑對陽明心學的修正》
2015鍾柏霖(M.PHIL)段玉裁《詩經小學》研究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14王心靈(M.PHIL)現代寓言︰阿來長篇小說研究
2014劉健生(M.PHIL)孫樵古文研究
2014戚軒銘(M.PHIL)皮錫瑞《王制》學研究——以「素王改制」說為中心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13吳佩蓉(M.PHIL)從語言角度考察今本《鄧析子》的成書時代
2013吳建榮(M.PHIL)胡燕青的信仰詩
2013譚穎詩(M.PHIL)論魯迅的歷史記憶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12張玉龍(Ph.D)群體活動與清初詞體復興︰以唱和為中心的考察
2012TINGLE JR, Joseph Edwin(M.PHIL)The Emperor’s Music: The Creation of a Poetic Tradition from the Han Dynasty Music Bureau
2012林傳濱(M.PHIL)潘飛聲詞專題研究
2012簡漢乾(Ph.D)兩晉南北朝南北文化交流的途徑及其對文學的影響
2012陳志軍(M.PHIL)三蘇史論文研究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11黃梓勇(Ph.D)章太炎、劉師培《春秋左傳》學研究︰清末民初經學轉型抉微
2011伍煥堅(M.PHIL)啖助學派新《春秋》學研究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10唐梓彬(M.PHIL)任昉及其詩文研究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09許景昭(Ph.D)禪讓、世襲及革命:從春秋戰國到西漢中期的君權傳承思想研究
2009樊詩琪(M.PHIL)漢語語篇中主位推進模式理論研究
2009梁淑雯(M.PHIL)文革後小說中的瘋癲書寫
2009吉凌(M.PHIL)蘇軾記遊詩研究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08黃梓勇(M.PHIL)《鶡冠子》研究
2008明姍姍(M.PHIL)葉燮「性情面目說」研究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07朱幗馨(M.PHIL)清代詞人蔣景祁研究
2007李芷昕(M.PHIL)香港︰小說「文革」
2007彭敦(Ph.D)《漢書.十志》研究
2007何阿三(M.PHIL)徐幹《中論》研究
2007
梁偉詩(Ph.D)「新小說」︰晚清的文化想像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06呂永佳(M.PHIL)西西小說中的「城市空間」
2006陸佩而(M.PHIL)敘述「九七」——香港小說中的時間與敘事
2006馮志弘(Ph.D)北宋古文運動的形成
2006鍾偉成(M.PHIL)《孟子》的論辯技巧分析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05梁萬如(Ph.D)什譯《法華經》的詮釋觀——中土方便思想研究
2005鄭瑞琴(Ph.D)崇高與頹廢:王國維、魯迅、郭沫若與郁達夫
2005曹清華(Ph.D)詞語、想像與身份:中國左翼文學(1927-1936)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04葉倬瑋(M.PHIL)吳澄的詩論及詩歌蹊徑
2004林曉茹(M.PHIL)才學小說《鏡花緣》
2004麥樹堅(M.PHIL)晚清上海小說的城市書寫
2004林嘉穎(M.PHIL)篇章銜接的語用分析
2004
梁嘉恒(M.PHIL)論《莊子》的「化生思想」
2004董就雄(M.PHIL)屈大均詩學研究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03阮佩儀(Ph.D)中國現代文學中的「視覺」──魯迅、穆時英、張愛玲
2003劉偉成(M.PHIL)沙丘之旅:七十至九十年代香港新詩中的死亡表述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02陳漢文(M.PHIL)魏慶之的詩學觀
2002林憶芝(Ph.D)「權」觀念的研究:從孔子到孟子
2002簡漢乾(M.PHIL)一傍詩史──謝靈運詩楚辭典故研究
2002馮志弘(M.PHIL)「沈從文」解讀史(1979-2000)
2002朱少璋(Ph.D)現代新詩人舊體詩研究
2002陳德錦(Ph.D)中國現代鄉土散文研究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01嚴綺婷(M.PHIL)江南小鎮──中國當代小說中的空間場景
2001王良和(Ph.D)詩觀的衝突與主流的競逐:香港八、九十年代詩壇的流派紛爭──以「鍾偉民現象」映照
2001謝淑香(M.PHIL)倒金字塔式新聞報道的語篇規律──以香港《明報》社會新聞為語料的探討
2001梁慧敏(M.PHIL)粵語會話話輪替換信號
2001錢芳(M.PHIL)在吸收與創造中創建中國的十四行詩──兼論十四行詩的漢語化過程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2000吳穎妮(M.PHIL)張大春小說論
2000葉常青(M.PHIL)《孟子》「時」觀念形成研究
2000詹杭倫(Ph.D)清代賦論研究
2000譚元(M.PHIL)金聖嘆評點學研究
2000盧鳴東(Ph.D)《公羊傳》何休注禮說研究
2000梁偉詩(M.PHIL)《莊子》中時空觀念的討論及運用
2000馮筱然(M.PHIL)金庸武俠小說中「武」與「俠」的承繼與創新
2000鄭瑞琴(M.PHIL)西西「童話寫實」小說研究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1999林向成(M.PHIL)《三言》故事的結構分析
1999陳少芳(M.PHIL)王世貞詩論與其杜詩學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1998陳志宏(M.PHIL)《今天》詩群研究
1998彭敦(M.PHIL)玄學的產生:思維方法轉型過程的研究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1996盧鳴東(M.PHIL)《左傳》雙音詞研究
1996梁萬如(M.PHIL)龍樹在《中論》裡所闡發的方法論及真理觀
1996丘建峰(M.PHIL)郭紹虞文學批評史觀研究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1995黃治平(M.PHIL)韓愈詩評價與宋以後詩學關係研究
1995邱健恩(M.PHIL)高誘《淮南子注》研究

年份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
1994謝錫偉(M.PHIL)方東樹詩論研究

詳情請按此